历史上的和珅真的是一个只知道拍乾隆马屁的人吗
历史上的和珅远远不是这么简单的人物。
和珅的发迹之路
和珅原名善保,满洲八大姓氏之一的钮祜禄氏,正红旗出身,其父常保曾任福建副都统,所以和珅也算不上名门之后。相比于日后的位极人臣、风光无限,童年的和珅是非常不幸的。和珅3岁那年,母亲在生弟弟和琳时难产去世,9岁时父亲又因病离世。
之后,和珅兄弟俩在咸安宫学读书,他们在这里发奋学习,熟读四书五经等传统典籍,对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满汉蒙藏等多种语言都十分精通。
和珅的初中才华得到了王公贵族们的称赞,乾隆三十二年,和珅与大学士英廉的孙女成婚,两年后承袭了祖上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乾隆三十七年,和珅被封为三等侍卫,得以接近乾隆皇帝,从此和珅开启了火箭式升迁之路。
眉清目秀、一表人才的和珅虽是个侍卫,却能饱读诗书、颇具才华,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欢。乾隆四十年,和珅调任为干清门侍卫,同年升为御前侍卫,授满洲正蓝旗副都统;乾隆四十一年正月,授户部右侍郎;三月,进军机处;四月,授内务府总管大臣;十一月,官至国史馆副总裁,赏一品朝冠;十二月,总管内务府上三旗事务,赐紫禁城内骑马。
和珅飞速升迁,原因不那么简单
由于旗人享受着朝廷各种福利政策,衣食无忧,无所事事,逐渐腐化,昔日骁勇善战的八旗子弟,变得文不能文、武不能武,旗人中能用之才少之又少,乾隆迫切想改变这种局面,而和珅的出现自然乾隆喜出望外。乾隆希望通过提拔和珅,一方面为了扶持满族人,平衡满汉之间的势力;另一方面,通过和珅为满族人树立一个榜样,刺激八旗子弟奋发向上。
和珅在外交、司法、经济方面也是颇有手段,超强的办事能力更是了得,用现代职场上的话说就是执行力很强。乾隆四十五年,时任户部右侍郎的和珅奉命查办云贵总督李侍尧贪腐案,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案子,和珅却能很好的处理,办事能力可见一斑。
- 由于乾隆的奢靡浪费,加之官员的贪污腐败,国库陷入亏空,理财高手和珅接过这个烂摊子。和珅还开创了“议罪银”制度,银两直接收入内务府银库,而不是户部银库,相当于为乾隆另立了一个私人小金库。如此,后来乾隆六下江南,八十岁的万寿大典等巨额开支的活动才有了资金支持!
被称为“二皇帝”的和珅,真的是一个,只会溜须拍马的小人吗?
大家都必须要承认,和珅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绝对不是光凭溜须拍马,就能走上高位,站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和珅到底有什么出众的本领呢?
首先,和珅是一个精通满、汉、蒙、藏四门外语的,精英人才。
虽然,和珅确实是参加过科举,并且名落孙山,可能比不上当时的所谓的进士、举人。
但是,大家要注意,和珅也许比不上历史上的天才人物,年纪轻轻就金榜名题。但,和珅在参加科举的时候,才仅仅19岁,也就是说,如果和珅真的想要考取一个进士的功名,作为进身之阶,再多努力几年,是完全有把握达到的。
至于和珅为什么在科举落榜之后,就走上了仕途。是因为,和珅是正统的满族人,可以承袭官职,不必像汉族一样,必须经过科举的选拔,才能走上仕途。
而且,和珅当选为“粘杆处”的特务之后,也是因为自己“渊博”的学识,才得到乾隆的赏识,才一步步崛起,走上高位。
而且,和珅可是一个精通四门外语的精英人才,四书五经,不敢说是倒背如流,但是也能够引经据典,在学习的时候,也是得到了老师的赞赏。
就连和珅这样的大贪官,都要靠自己的学识崛起,让我等凡人,还怎么活啊。
看惯了王刚老师演的肥头大耳的和珅,大家可能对和珅有什么误会,认为他不学无术,只会拍马屁才得到的高官厚禄。
历史的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他相貌英俊高大,才学绝不在纪晓岚之下,而且人家还是文武全才。
钮祜禄·和珅,满洲正红旗人,自幼习武,又饱读诗书,精通汉、满、蒙、藏文,早年成了皇宫侍卫。
和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人精”,为人机敏,“遇事机牙肆应,尤善揣人主喜怒”,这是说他为人非常会来事,能巧妙应对各种状况,善于抓住事情的主要矛盾并解决,主要是察言观色的功夫厉害,善于揣测上司和皇帝的意思。
也就是说,他除了会拍马屁,更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他的才干,让其25岁便升为御前侍卫兼副都统,从此有了和乾隆皇帝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在《郎潜纪闻》里有这段记载,乾隆在马车上批改奏折,看到有逃犯出逃的折子,大怒,说了一句《论语》里的话: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是谁之过欤?”
马车外的侍卫都懵逼了,皇帝这是说的啥?只有和绅对答:“执掌此事的难辞其咎!”
其实和珅是很有底本的,一品貌好,二才也高,三记忆強,四奉承话随口变通幽默不失真实,五还通多方语言。应该说是人才,也是官料。可惜心太贪了,因为贪字是今天的财贝。中国人有个不雅的习气,好的时候说比花还香,坏了时说比屎不臭的。
在电视剧中王刚老师饰演的和珅,活灵活现,擅长拍乾隆皇帝的马屁,又是一副贪官狠毒的嘴脸,难道历史上的和珅是靠拍马屁登上这麽高的官位。看官们太小看乾隆皇帝的智商,也忽视了和珅真正的能力。(王刚饰演的和珅)
和珅早年参加科举考试,不过可惜的是名落孙山了。不过他以生员的身份承袭了爵位,候补侍卫,是正式侍卫的候补。
1723年,和珅负责管理内务府的库房,主要是管理布匹。他善于学习,对理财比好拿手,在他管理期间,库房的布匹存量大涨。这引起了乾隆皇帝的注意,看到和珅是一个人才,善于经营之道,和珅从此踏上人生的快车道。
1775年和珅升职了,候补侍卫成了乾清门侍卫,同年成为了御前侍卫,满洲正蓝旗副都统。和珅26岁时被任命为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和珅的职务在乾隆的提携下像是做了火箭一样,年纪轻轻就进入了乾隆的核心幕僚队伍了。(张铁林饰演的乾隆)
这和和珅的善于理财有很大关系。
虽然和珅科考落了榜,但是并不代表他的文才不行。八股文考试有时考察不出每个人的真才实学。和珅在官办的咸安宫上学,熟读四书五经,并且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得到老师吴省三等老师的一致好评。(和珅像)
乾隆皇帝用人也是要考察考察的,和珅除了理财这个乾隆知道的本事,学问都可以调查出来的,老师对和珅的评价很高,乾隆很满意。
乾隆皇帝后期,乾隆担心控制不了武将的局势,和珅积极搜罗朝中主要大臣的贪腐证据。
从电视剧里人们看到的和珅,是乾隆的跟屁虫,整天只知道跟着乾隆点头哈腰留须拍马,虎假狐威贪污受贿,忽悠了乾隆几十年攒下了几万万两真金白银,乾隆归天几天就被小皇帝下了逮捕令收监刺死,成为历史上第一大贪官。
下面言归正传说说历史上真和珅是一个只知道拍乾隆马屁的人吗?
一,历史上真实的和珅,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和万能,既能把四书五经吃的滚瓜烂熟,还能用满,汉文书写各种公文,棋琴书画样样都拿得起放得下,这比当时的满八旗里那些纨绔子弟庸俗之辈,算得上是当时难得的出类拨萃的才俊。
二,和珅不是坐火箭上天的,他是靠自已的本事,从一个基层的普通职员一步一级靠工作能力升职的,而他的经济理财能力,支撑着整个乾隆帝国,要不是有真才实学罩着,乾隆不是傻子,单靠拍马就那么好愚弄。
感谢邀请。应该这么说,历史上的和珅并非只是只会一个溜须拍马的人,他本身也是具有绝对能力的官员。他通晓几国外语同时他的文采也非常的出众,可以这么说如果他不是一个贪官的话,或者他不是一个赃官的话,他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官员。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你觉得电影《使徒行者2》怎么样,有何亮点和不足
观众之所以爱看港产警匪片,在于演技在线、质量不低,说白了,就是很保底的感觉。进入今年的暑期档,一轮如“华容道”般的撤档、换挡,令成色合格、剧情中庸的《扫毒2:天地对决》,成为7月内地票房最大的赢家。
看到从春节档开始,《廉政风云》、《反贪风暴4》、《追龙2》一个个无精打采的样子,《扫毒2》似乎给了新港产片注入一针强心剂的假象。再次见到堪称劳模的古天乐在《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中领衔,惊闻金像奖四影帝捉对厮杀的宣发口径,一浪更比一浪强的期盼之情从观众中弥漫开来。
在我看来,《使徒行者2》是继“国际化格局”的《寒战》、《赤道》之后,试图再次拓展港产片创作疆界的影片。这其实是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积极变化,毕竟,港产片上一次拓展创作疆界,还要追溯到勇闯好莱坞的吴宇森、周润发那一代。
因此,《使徒行者2》的创作思路,在强调了“三雄”戏(《喋血街头》)、兄弟情(《真心英雄》)的基础上,突破了警与匪、忠与奸之间非黑即白的界限,融入了大量国际化、谍战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