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篮球解说嘉宾都有谁
答,北京的篮球节目主持人,北京电视台的主要是马重阳和魏祺。
嘉宾主要有北京首钢队教练组的刘宏威,前北京首钢队队员焦键,北大篮球队教练陈磊,前上海队球员刘子秋,前八一及福建队球员李克等。
此外还有,非比赛类的节目,篮球评论类的节目中,还有几位专业的篮球媒体工作者。
为什么湖南卫视没有一个专门的体育频道来转播足球和篮球
厉害的是综艺节目,不代表什么频道也能厉害!还有转播是需要转播费的。像腾讯跟nba签了5年合同.....我觉得头条应该多培养播蓝球的解说和直播员 看好头条以后会有nba视频直播。
谢谢邀请。
首先,一般国外的足球比赛和篮球比赛的转播权已经被腾讯公司买断了,除了中央电视台有权直播和转播的以外,其他任何电视台和第三方机构都是无权直播和转播的,否则就是侵权行为。
另外,体育赛事的转播是需要巨大投入的,而地方电视台很难能拿出如此巨额的资金来购买版权。
而湖南卫视的节目如此火爆的原因是集中精力主打娱乐,而如果加入体育赛事的转播势必会分散精力、使收视人群的粘合度下降,所以多而杂不如少而精有利于盈利。
谢邀,频道的火爆程度与收视对象有很大的关系,与频道的导演也很有关系,导演团队喜欢导什么类型的,主持人是主持什么专业的都很有关系。体育解说员也是全国考选的,体育赛事转播也是花大量费用的,收视对象是否喜欢篮球转播,个人觉得很用关系。
街头篮球是不是玩的人越来越少了,看频道比以前少了很多啊
频道只是调整的,为了玩家能更快寻找队伍。以前一个频道房间基本都只能建到一两百,现在建立个队伍,人多得时候,房间能排到五六百,每个频道的容量变大了,这是服务器的调整,应该是一种进步吧
辽宁体育频道男主持人名单
小马,从2001年开始解说辽篮,后来辽篮,辽足,女足,女篮,女排甚至斯诺克都上去解说,辽宁电视台全能解说员,解说辽篮超过21年。
杨晓,主持体育新闻和天下体育。大概从04年开始主持辽台体育新闻。
晓琳,01年左右开始主持体育新闻。
邓慧巍,03年左右主持体育新闻。
李洪庆,97年左右主持体育新闻,后又开始解说辽篮和辽足,2001年转为幕后,后改行去辽篮俱乐部当了总经理,不过目前又回到了辽宁广电。不清楚会不会回去主持。
目前辽台的体育节目主持人和解说员都是从业二十年上下的老面孔,缺乏新人也没有啥明星解说员,优秀的主持人不少都去外省了。
你觉得央视体育频道主持人于嘉的篮球比赛解说水平怎么样
这么多年来,央视篮球解说员从老一辈的孙正平、韩乔生到后来的杨健、苏群等人,各有各的风格,解说起来观众朋友们也有各自喜爱的解说员,但是有一人貌似大家评价都不是太高,他就是于嘉。
于嘉,1980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杭州商学院(现浙江工商大学),大学时,于嘉就读于杭州商学院,学习市场营销。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转系学习外贸英语。2000年3月,就读杭州商学院外语系二年级的于嘉参加了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全国NBA解说员大赛,他从一万余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后优胜者之一,代表中央电视台前往美国奥特兰解说第49届NBA全明星赛,采访前任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和“扣篮王”文斯·卡特,最终,他还获得了留在中央台做解说的资格。
再来说说于嘉的解说风格,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他的家说呢。首先,于嘉有些东西可能是听久了产生了审美疲劳,本身倒没多大问题,就是听多了反胃,比如“我们的美国同行”啊、“珍珠倒卷帘”啊、“力劈华山”啊、“我们说”啊、“毕竟咱们都知道”啊、“这是最伟大的奥运会决赛”啊。另外,就可能是他方式的选择,他现在的解说更倾向一种集锦式的解说,追求热闹和表面,还有快餐式的信息量,他会主动的赋予比赛的一些东西,做出这种选择,可能是源于他对观众的一种判断,他可能认为观众更需要集锦。在你面对这样的解说时,如果你是边看网页边聊天边吃饭边听歌的同时在看比赛,我觉得会有不错的效果。但是你要是坐在电视机前整场追下来,就会难受和疲劳。
此外,于嘉缺乏最基本的播音基本功。他没有能力一口气说完一个完整的句子,经常几个字出来之后停顿两秒。而且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总把自己往评论员上靠。基本都是比较懂了篮球以后就开始点评,恨不得身兼二职。
广东体育篮球主持人
广东体育频道NBA的主持人有:嘉华,金华,朱立宇,张海宁,他们几个人轮着做的,有时2个人,有时3个人.中央台那2个我不记得叫什么了,我不喜欢看中央台的NBA解说,因为他们说话太沉了,还是认为广东休台的做得好点,他们会在做节目时说很多有关NBA的一些事情让我们知道很多NBA的东西.
cba上海男篮电视转播吗
上海电视台不转播cba上海男篮的比赛。
2022—2023赛季cba的比赛,上海电视台都不转播比赛,包括有上海久事大鲨鱼的比赛,原因是与cba公司没有达成版权协议